生物通
 
用户名:
密  码:

会员登录
赵新宇研究组: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甚至在出生前就开始发展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威斯曼中心
杨莉莉:为“现成的”癌症免疫疗法设计了强大的免疫细胞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傅天民:这种酶单独处理DNA和RNA,完成功能完全转换
★ 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
唐力:一种创新的CAR-T疗法能持续根除癌性肿瘤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一月
赵新宇研究组: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甚至在出生前就开始发展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威斯曼中心
  赵新宇 研究组
 
杨莉莉:为“现成的”癌症免疫疗法设计了强大的免疫细胞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杨莉莉 教授


十二月
傅天民:这种酶单独处理DNA和RNA,完成功能完全转换

• 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
  傅天民 教授
 
唐力:一种创新的CAR-T疗法能持续根除癌性肿瘤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唐力 教授


十月
刘鹏达教授研究组:癌症劫持酶底物基序突变的一种新机制

• 北卡罗来纳大学
  刘鹏达 教授
 
王沛教授:一组可以预测对化疗无反应的癌症患者的64种蛋白质

•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  
  王沛 教授


九月
曹凯翔教授:非甲基化酶LSD1在调节增强子和细胞命运转变中的作用

• 凯斯西储大学
  曹凯翔  生物化学助理教授
 
迟洪波教授:大脑中特化的T细胞减缓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 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  
  迟洪波  教授


七月
丁思远教授:通过利用轮状病毒来制造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

•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丁思远教授
 
中美学者Nature最新发文:按重置键开始一个新的胚胎!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清华大学  
颉伟教授


六月
李红杰Science最新发文:163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何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 贝勒大学分子与人类遗传学
  李红杰博士
 
何彬研究组:在危及生命的真菌疾病中追踪遗传因子

• 爱荷华大学的生物学系
  何彬教授


四月
甘波谊:一种全新的、以前无法解释的细胞死亡类型

•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员  甘波谊博士
 
王少萌:利用细胞垃圾处理功能,直击“无药可救”的靶标

• 美国密歇根大学制药工程系主任,教授  王少萌教授


三月
胡宝利研究组:揭示儿童脑癌转移的一个关键原因

•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系助理教授  胡宝利博士
 
李毓龙实验室:开发新型GRAB荧光探针,解析睡眠觉醒过程中组胺动态变化

• 北京大学李毓龙实验室  


一月
陈宙峰教授:为什么挠痒痒会传染?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首席研究员 Zhou-Feng Chen
 
李波教授:即使不饿,也想吃垃圾食品?这些细胞可能是罪魁祸首

• 冷泉港实验室(CSHL) 李波(Bo Li)教授


十二月
褚智勤:一种测量细胞旋转运动的突破性技术

• 香港大学 工程专家
 
侯志远团队评估全球新冠疫苗接受度和接种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侯志远副教授课题组


十月
复旦大学朱棣团队最新发文:在癌症中RORγt 激动剂通过 CXCL10 促进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增强抗 PD -1 治疗

• 复旦大学 朱棣团队
 
苏士成团队:线粒体分裂通过调控相变促进巨噬细胞吞食癌细胞

• 中山大学 苏士成团队


九月
李艳华等人Cell Stem Cell发文: 化学重编程获得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研究领域重要突破

• 北京市科技新星,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访问学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家。军事医学研究院实验血液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室室副主任。 李艳华研究员
 
山东大学泰山学者李国君教授:全新的多样本转录组组装算法TransMeta

• 山东大学泰山学者  李国君教授


八月
暨南大学尹芝南教授:IL-27信号通路可促进脂肪产热,抑制肥胖

• 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 邹益民教授
 
暨南大学张弓教授:研发高精度蛋白质全长测序方案

• 暨南大学翻译组学实验室  张弓教授


七月
军事医学研究院:持续新冠病毒感染的体内病毒变异和免疫应答特征

• 军事医学研究院 曹务春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最新综述: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网络作为抗IAV药物和抗SARS-CoV-2药物的新靶点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平继辉教授


四月
康毅滨Nature Cancer两篇论文:新癌症疗法可以关闭主要癌细胞类型,而且没有副作用!

•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正教授 康毅滨博士
 
专访上海瑞金医院王计秋教授:“性别-雄性激素-肠道菌群”与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上海瑞金医院  王计秋教授


三月
邹益民教授:阿尔茨海默氏症大脑突触退化的关键机制

• 美国加州大学生物科学部 邹益民教授
 
叶玉如教授:利用全脑基因组编辑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神经生物学家  叶玉如教授

 
颜镇教授PNAS发文:细胞线粒体新发现有助于对抗许多疾病

•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 颜镇教授
 
杨小鲁教授: “伴侣”蛋白的恢复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斑块形成 

•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 杨小鲁教授


十二月
迟洪波博士Nature发文:CRISPR-Cas9技术解析关键免疫细胞的选择性调控

• 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 迟洪波教授
 
魏巍博士最新发文:第一次在单细胞分辨率的癌细胞中分析脂肪酸代谢

• 系统生物学研究院 魏巍教授


十月
刘琴博士Cell解析:是什么让我们打喷嚏?

•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刘琴博士
 
闫威教授PNAS发文,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输卵管运输的争论

• 内华达州州立大学闫威教授


九月
邹伟平博士:发现免疫细胞中经典癌症靶标的新秘密

• 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
 
吴琦团队报道:肥胖与焦虑症抑郁症共发生的新型神经环路调控机制及靶向联合治疗方案

• 美国贝勒医学院


八月
夏宁邵教授团队:活细胞成像检测新冠病毒入胞过程的新方法

• 厦门大学教授
 
密歇根大学邹伟平博士:不同寻常的免疫检查点机制

• 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


七月
中科院王晓雪团队: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的新功能—直接调控质粒复制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赛业生物董事长、清华珠三角研究院AI中心主任韩蓝青专访:AI+合成生物学助力罕见病基因治疗

• 赛业生物董事长韩蓝青


五月
哈工大蒋庆华:人工智能加单细胞测序筛选出高效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

•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山东大学易凡教授团队:首次发现JAML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 山东大学教授


二月
高绍荣课题组:植入前胚胎中DNA甲基化异质性的程序化产生机制

• 同济大学
 
迟洪波教授:研究免疫系统不能忘了关键的代谢信号

• 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学


一月
高建军博士:双重免疫检查点阻断新癌症疗法

• 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吴登龙教授:阐明前列腺癌精准化治疗新策略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十一月
李辉教授团队:从融合基因意外发现胶质母细胞瘤新靶标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东南大学研究组:炎症四项标志物即时检测新方法

• 东南大学


九月
刘健华教授:首次揭示质粒编码的可介导替加环素耐药的新型多重耐药外排泵

• 华南农业大学
 
尹秀山团队:建立干细胞新冠疫苗并在动物模型中成功获得中和性抗体

• 沈阳化工大学


八月
史鹏博士:可在活细胞中快速分析microRNA的细胞内活检技术

•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专访瑞派医疗易锋:技术创新为本,投身微创一次性内窥镜研究

• 专业医学出身 
• 投身先进内镜技术推广


六月
甘博义Nature子刊发文:癌细胞“成瘾”背后的化学反应

• 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邢金川教授:为什么这么多怀孕和体外受精尝试都失败了

• 纽约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


三月
金健博士:发现一种致命乳腺癌的潜在疗法

• 美国伊坎西奈山医学院
 
暨大学者张弓教授最新论文:代谢组鉴定质控标准正式建立

• 暨南大学翻译组学实验室


二月
杨兵教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水稻关键抗性

•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植物科学系终身教授
 
哈工大张岩教授:超级增强子数据库SEAv.3.0

•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


一月
加州大学傅嫈惠教授:为什么有些人只需要较少睡眠,而不影响大脑功能

•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
 
赵英明教授:癌细胞消耗营养物质的方式到底是什么?

•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十一月
肿瘤早期诊断、快速诊断获得重大突破——专访2019年度新锐渝商威斯腾生物董事长周勇

• 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威斯腾生物董事长
 
专访赛业生物董事长韩蓝青:以技术创新破局,引领行业发展

• 赛业生物科技董事长


十月
窦科峰、秦鸿雁最新论文:重要癌症通路互作调控TAMs参与肝癌进展

•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钱丽:首次成功将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心肌细胞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九月
张如刚:染色质调控领域重要的一部分—— 一种全基因组调节器

• Wistar研究所
 
暨南大学张弓教授:刷新蛋白质组谱重现性记录

• 暨南大学教授


七月
大连医科大学发表Science子刊文章:β5i在心脏肥大发展过程中的新作用

•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六月
康毅滨教授:E-选择素在癌细胞生长早期阶段培育癌细胞

•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葛瑛:解决难溶性蛋白问题的革新性新方法——Azo

• 威斯康辛大学教授


三月
夏银研究组: 调控精子发生中染色质重塑的新基因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
 
康毅滨教授:找到“一举两得”阻断乳腺癌信号的特殊蛋白

•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二月
赛业生物高级科学家张荣利专访:用“工匠精神”打造手术疾病动物模型

• 赛业生物高级科学家
 
肖斌教授:非编码RNA调控的新的胃癌促癌基因

•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

一月
陈耀庆:直击通用流感疫苗深入追踪流感HA-Stalk抗体作用新机制

• 中山大学
 
李秀敏:耗时七年,Nature发文破解叶绿体谜题

• 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十二月
吴浩:改进几十年前的新方法破译DNA表观遗传密码

• 宾州大学
 
暨南大学张弓教授:制定蛋白质组“开放式搜索”质控标准

• 暨南大学教授

十一月
韩卫东:TRIM59调控乳腺癌增殖与转移的新机制

• 浙江大学医学院
 
马丽:颠覆前研究结论 发现癌症转移LncRNA的真正作用

• 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十月
高光坪教授:CRISPR无疤基因编辑纠正遗传病中的DNA突变

•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讲席教授
 
邹明辉:《Cell》子刊新文章发现抗血管衰老分子

•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医学终身教授

九月
张明杰院士:解密神经突触的作用新机制

• 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黄聿教授: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新机制

•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八月
李纯慧:首次发现一种沉默失活X染色体基因的重要蛋白

•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遗传学及病理学教授
 
李慧林:人类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来自火山口的答案

• 美国范安德尔研究所

六月
香港中文大学张保亭教授最新发现:一个全新的调节肌肉分化生长的长链非编码RNA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治疗肝病的新希望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

五月
王恒:迄今为止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编辑成功的最大基因组”

•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青年千人”获得者
 
张燕:新CRISPR-Cas9工具可精确编辑RNA和DNA

• 美国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

四月
石晓冰:CRISPR发现与癌症有关的蛋白“阅读器”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副教授
 
要阻止癌症骨转移?要更少副作用?康毅滨说这种新抗体都能做到

• 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正教授

三月
祝海龙博士:一个全新的基因转录调控模型理论及算法

•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李慧林博士:糖生物学突破性成果—OST原子级结构

• 美国文安德尔研究所教授

一月
郭巍:堵住癌细胞的第二条通路

• 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二月
崔儒涛教授:为何红头发的人易得黑色素瘤

• 美国波士顿大学黑素瘤中心主任
 
迟洪波博士:调节性T细胞与过敏的意外关联

•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教授(研究员)
裴端卿:回顾表观遗传研究多项因素值得重视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专家
   

一月
钱培元教授研究组:首次破译深海青口基因组

• 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

康毅滨教授:miRNA帮助肿瘤干细胞逃避免疫抑制,指出免疫疗法新方向

•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正教授

浙江大学百人学者张海涛:Nature文章解开二十年谜题

• 浙江大学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蓝田:在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模式动物商业技术平台

•蓝田,世界知名分子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学系教授,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王萌:首次发现细菌能改变机体脂肪储存

•贝勒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学系任助理教授,致力于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

程功研究组:利用创新性传播循环模型解开寨卡病毒进化之谜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清华大学医学院病毒传染病学实验室
 
鄢和新教授:破解功能性肝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难题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干细胞和生物治疗

余文瀚:利用CRISPR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

朱斌教授PNAS文章:首个不需引物的DNA聚合酶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 主要致力于发现新颖奇特的微生物核酸代谢酶并开发相关的核酸生物技术和工具酶。

李慧林:解开生命基本法则的“环”之谜

• 美国文安德尔研究所表观遗传研究中心教授

专访赵玉琪教授:科学家的使命感是厚积薄发的动力

•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微生物-免疫学系及人类病毒研究所终身教授,同时兼任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分子病理部主任,医学院转化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创始主任及马里兰大学医疗系统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

专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黄聿教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新机制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血管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高冠军:CRISPR破解基因组“暗物质”功能之谜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访胡宝利:为什么胶质母细胞瘤会复发?

• 先后在美国H. Lee Moffitt 癌症中心和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从事癌症研究。目前在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工作。

专访王莹飞:新细胞死亡方式——Parthanatos的死亡因子

•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助理教授

专访胡兴斌:深入探索造血微环境的奥秘

•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副教授
 
肖林:揭秘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秘参与者

• 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 长期聚焦少突胶质细胞(OPC)功能和相关神经疾病的研究


访尹长城教授:技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突破

•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学系教授/系主任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冷冻电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教授
 
于黎:在极端环境下基因组会发生什么变化

• 云南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云南大学特聘教授。


梁晗:从癌症基因组中寻找性别差异

•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副教授
 
苏长青:miRNA治疗癌症?也许不是全能,但充满希望

•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分子肿瘤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张宏波访谈:这是一个神奇的小分子

•上海交通大学理学硕士
• 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PFL)博士

刘玉:发现癌症发生不同以往的起因

• 刘玉教授,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液肿瘤功能基因组研究室主任
 
专访程功:你所不知道的虫媒传染病研究

•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 致力于蚊媒病毒感染机制与抗病毒免疫研究


专访傅嫈惠:首次找到睡眠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联

•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神经学教授

专访田见晖:体外受精引发表观修饰出错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访尹丽华:早产也许并不是那么可怕

• 美国爱荷华大学遗传基因博士后,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员


张相如:六年时间找出自来水烹饪中的新毒性物质

•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主任和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专访江小龙:3项新技术+反复枯燥的实验=里程碑式成果

• 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系

二月
专访黄凌博士:低成本,高效率肿瘤类器官三维培养方法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医学中心Muthuswamy实验室

一月:
李蓬:肥胖与脂肪肝的细胞机理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研究领域: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专访郑诣先:不可思议的蛋白质相变过程

• 美国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教授


月:
华中农大副教授谢为博:大数据分析育种印迹

• 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访卢煜明:寻找科学宝藏,不可一叶障目

• 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专家,尤其致力于研究人体内血浆的DNA和RNA。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兼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

月:
专访施松涛:利用气体治疗疾病

• 国际口腔医学界知名科学家、再生医学研究权威。
•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月:
专访储成才:从实验室到田间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月:
裴端卿
专访:漫漫科研路,唯有热爱与专注同行

裴端卿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专家,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生殖与发育”重大研究计划专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
秦宝明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
• 先后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度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优秀奖和优秀毕业生等奖励。
 
专访陈捷凯研究员:提高实验有效性,无往而不利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首席科学家
专访张辰宇:做”配享冷猪肉”的研究,让世界和我们接轨!

•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总被引次数约15,000次;H指数~48;现有15篇论文被ESI列为近10年top 1%被引论文

月:
专访余永国:从试错模式到精准诊断,未知病因不用再彷徨等待

• 儿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内分泌/遗传科副主任医师,同时兼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分子诊断平台负责人、课题组PI,浦江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月:
专访吉坤美:捂住你的鼻子,挡住尘螨过敏原

• 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教授,欧洲过敏反应与临床免疫学学会会员,九三学社成员。

 
李孟森:AFP的双重作用

• 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南省肿瘤发生和干预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月:
第二军医大学
朱小平:黏膜免疫学的新发现

•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2002年获得美国免疫学科学家学会颁发的美国免疫学青年科学家旅行奖。
• 主要从事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黏膜免疫、免疫球蛋白FcRn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
 
第二军医大学
专访陈红:寻找ALS未来的希望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主攻再生医学临床前期治疗,擅长神经系统包括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月:
第二军医大学
李海涛:把强大的工具做成有趣的科学

•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结构基础。
第二军医大学
王擎:“魔咒”心脏病-从基因到疾病诊断与治疗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院心血管遗传中心主任。
 
第二军医大学
郑颂国教授:用细胞对抗细胞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PSU)终身正教授,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和欧洲华裔免疫学家协会主委。
• 2014年起担任中山大学教授。

二月:
第二军医大学
彭智宇:一块钱一种疾病检测

• 华大基因华南区负责人
• 华大医学副总裁
 
第二军医大学
黄如方: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可能发生罕见病

• 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主任
• 瓷娃娃联合创始人

一月:
第二军医大学
专访秦楠:历时三年 解密肝硬化与肠道菌群不可思议之关联

• 秦楠 博士,Principal Investigator,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基因组学平台负责人,国际人体微生物组协会(IHMC秘书长)、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消化与营养组副组长、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委员。

月:
第二军医大学
专访汪洋:具有抑癌作用的“电影剪辑大师”

• 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入选者。

月:
第二军医大学
专访高大明研究员:迎击肿瘤精准定位治疗时代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 研究方向:癌症信号转导与代谢

月:
第二军医大学
专访李铭:在未知世界中徜徉探索

• Immunologist Ming Li hopes to uncover insights that would allow scientists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the immune system for cancer therapy

月:
第二军医大学
专访:第二军医大学新发现促肝脏再生
•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简介: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生物学教研室。该教研室为我校国家重点学科--遗传学科、国家“211工程”生物学学科群的建设单位,是细胞生物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干细胞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转基因动物研究室主任胡以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

月:
魏文胜
专访魏文胜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 研究方向:
着重发展真核基因修饰技术(i.e. TALE & CRISPR systems)及高通量功能基因组学,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研究人源宿主细胞参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蛋白、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为发展宿主导向的治疗手段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和思路。在生物技术方面关注真核基因定点修饰、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基因治疗;对疾病与感染的机制研究,特别关注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毒素侵染机制以及病毒性肝炎(i.e. HCV & HBV)的致病机理和治疗。

月:
赵莉
专访赵莉:新的基因从何而来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后
• 实验室简介:David Begun实验室位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与生态系。
 
徐洋
专访徐洋:四年历程解决胚胎干细胞免疫排斥
• 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之后赴美求学,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目前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系终身正教授

月:

邱小波
专访覃成:解密辣椒为什么这么辣?

•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从2008年至今,一直从事辣椒、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月:

邱小波
“赛默飞特约之实验室创新技术大奖”获奖感言集锦
• 为了搭建生命科学技术创新机制的平台,分享各种或大或小的实验创新,生物通继2010年开展了实验室创新技术大奖评选活动之后,又特别推出第二届“赛默飞特约之生物通实验室创新技术大奖”评选活动!
• 经过筛选与评选,目前这一评选活动已经落幕,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10名,这些创新性成果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研究领域,将有助于更好的改进我们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思路的拓展。各位获奖作者也就“创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为此生物通特整理成专辑,以飨读者。
 
月:


邱小波
张涛:站在科技最前沿
• 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
 
邱小波
专访邱小波:突破桎梏 取得创新性成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人事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基金,并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多年来,一直从事蛋白质降解和细胞凋亡的研究,揭示了泛素连接酶Nrdp1介导的细胞凋亡抑制蛋白BRUCE的降解是引发细胞凋亡的新途径,发现了具有促进去泛素化酶活性的蛋白酶体亚单位hRpn13等。
 
月:


专访:展开一幅瑰丽的表观遗传研究新画卷
• 研究兴趣包括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运用高通量基因组学,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的方法,采用干湿实验结合的方式,研究干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以及人类疾病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月:


张博
专访徐华强:兴趣+坚持=Science等多篇重要成果
• 研究员;千人计划
•2009年发表ABA受体研究新成果文章“脱落酸受体晶体结构与分子机制” 发表在《自然》封面文章,被《科学》杂志评为2009年十大突破之一。

  三月:

张博
专访张博:两篇Nature子刊技术论文开创同源重组新方法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主要研究兴趣:以斑马鱼为模式研究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与器官形成机制;斑马鱼功能基因组研究。

 月:

徐洋:iPS数据不支持文章结论
• 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之后赴美求学,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目前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系终身正教授 。

 十二月:

专访蒋丽英:探索早期生命的奥秘
• 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
 


 十月:

俞君英点评2012诺贝尔生理/化学奖
• 俞君英出生于浙江诸暨,1997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进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生物博士学位。
• 2003年,俞君英博士毕业后加盟汤姆森实验室做研究助理,师从首次成功分离人类干细胞的著 名生物学家汤姆森(James Thomson)教授,现任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 Inc.资深研究员。
专访管坤良:身边的人,身边的学术环境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学及癌症中心教授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兼职PI

朱冰:表观遗传学过去,现在,未来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实验室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研究表型遗传学(Epigenetics)的生物化学机理。

 九月:

专访黄健博士:大规模肝癌外显子测序研究
•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中心肿瘤基因组学转化应用研究室主任
• 研究方向是肿瘤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利用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分析肿瘤(肝癌)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的变异,并探讨各种变异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

  八月:
赖玉平:国内国外,我没有很大的落差感
•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
2010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医学院皮肤学系作博士后
 
专访余永国:全基因组芯片技术破解医学难题
• 余永国博士,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遗传科医生,同时兼任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出生缺陷研究室副主任;曾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主攻方向为分子诊断,尤其擅长遗传病罕见病的的分子诊断,比如智力落后,孤独症,多发畸形,肥胖,矮小等遗传病因。

  七月:
专访董梦秋:学科交融,思想交融的结晶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研究主题包含生物学和质谱技术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专访刘奎:雌性生殖“干细胞”是否存在?
• 瑞典哥德堡大学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雌性生殖细胞发育调控机制,以及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发育机制。

  六月:
何川
专访何川教授:第六种碱基的奥秘
• 芝加哥大学生物物理动态研究所主任, 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主任。
• 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和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无机化学、 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面研究。
专访周俭民:假以时日,差距会缩小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拟南芥和假单孢杆菌/黄单胞菌间互作的模式体系。

  五月:
专访施松涛:不同以往的干细胞发现
• 国际口腔医学界知名科学家、再生医学研究权威
•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美国南加州大学奥斯特鲁夫牙科学院教授; 美国南加州大学牙科学院颅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
专访李劲松:七个月成就一项理论概念新突破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 主要从事完善核移植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提高核移植的效率,探讨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建立新的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开展体细胞重编程的应用研究。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解答miRNAs研究疑惑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四月:
管轶:家鸭是禽流感病毒天然存储库
• 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学系教授
• 近年来在动物流感病毒研究中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先后在Nature、PNA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病毒相关论文。并三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被评为全球18名医疗英雄之一。
专访贺雄雷:新的学科冉冉升起
• 中山大学生科院教授,博导
• “百人计划”入选者
• 研究方向:进化基因组学;信息基因组学
专访戚益军:只有积累才能使偶然成为可能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其实验室综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拟南芥和水稻为模式生物,研究中植物RNAi的作用机理和功能
  
  四月:
专访邵峰:着眼于感兴趣,但机理完全不清楚的研究
• 邵峰研究员
• 研究领域为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
• 获得HHMI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 发表多篇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文章
专访贺竹梅研究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
• 主要从事微生物代谢与控制的遗传学研究
  
  三月:
李戎研究组:我们研究的是细胞“动态”
•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研究方向:1. 生殖干细胞生物学; 2. 生殖医学与再生医学
专访首个找到哺乳动物雌性生殖干细胞的科学家吴际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研究方向:1. 生殖干细胞生物学; 2. 生殖医学与再生医学
  
  二月:
专访邵峰:着眼于感兴趣,但机理完全不清楚的研究
• 邵峰研究员
• 研究领域为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
• 获得HHMI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 发表多篇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文章
专访贺竹梅研究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
• 主要从事微生物代谢与控制的遗传学研究
  
  一月:
康毅滨:潜心多年 誓要找出癌转移真相
•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副教授及新泽西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 2011年,作为首位中国大陆出生的科学家荣获了维尔且克创新奖
  
  十二月:
专访朱小平:巧思突破障碍开创研究新天地
• 美国马里兰大学免疫学副教授
• 早年毕业于宁夏大学
• 曾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学习
专访裴端卿:我的工作核心是科研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 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理事长
  
十一月:
访谈:解析华大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技术
• 华大基因在自身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基础上,率先于2010年末推出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
访谈:罗氏诊断推出新的卵巢癌标志物检测
• Rafael Molina Porto博士
• 西班牙巴塞罗那临床医院肿瘤科医师、高级顾问和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肿瘤研究室负责人。
• 他同时还是巴塞罗那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助理教授。作为肿瘤标志物领域的专家,他在众多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十月:
韩家淮:不容忽视的信号通路——p38通路
•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在世界上率先发现p38信号通路,迄今已在世界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其中9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上(6篇为通讯作者),12篇发表在Cell和Nature的姊妹杂志上。
专访昌增益:发表在Nature子刊封面的漂亮成果
• 北京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荣获Robert A. Welch 基金会博士前奖学金;清华大学“横山 亮次”优秀论文奖;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专访雷群英:肿瘤属于代谢性疾病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目前研究方向为肿瘤代谢, Hippo-TAZ信号通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及其生理病理效应等。
• 以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和地方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课题等。
专访袁增强:共享资源提高研发效率
• 百人计划,研究员
• 课题组利用动物疾病模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及信号转导技术来研究并阐明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九月:
张辰宇
张辰宇:我们并不在乎是否在CNS上发文
• 张辰宇,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江苏省2006年度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度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2007年度中国侨联科技创新人才奖获得者。
• 主要从事microRNA,线粒体功能及人体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
张明杰:细胞不对称分裂的奥秘
• 张明杰教授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讲座教授。研究领域为神经细胞讯号传导及神经发育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机理。他的调控神经细胞信号传递及神经系统发育的一系列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神经系统衰退的疾病,如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近年来在Cell, Science, Nature Struct. Biol., Mol Cell, EMBO J., PNAS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仅2011年就发表了1篇Cell, 1篇Science, 2 篇 Mol Cell, 1篇PNAS, 1篇EMBO J. 其培养的学生和博士后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他们独立的研究组。

  八月:
康毅滨:miR-200小RNA—肿瘤转移中的“两面派”分子
•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副教授及新泽西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 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关于乳腺癌扩散的分子机理
• 被葡萄牙Champalimaud基金选为在癌转移方面长期资助的三名顶尖科学家之一
专访裴蕾:国内合成生物学前景广阔
• 毕业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临床细菌学系。曾于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哈佛医学院、比利时法兰德斯生物技术研究所(VIB)/根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 2009年到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对话与冲突管理组织(IDC)任职,从事合成生物学及其风险评价的研究。

  七月:
专访程晓东:开拓视野 勇于探索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美国德州大学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及癌基因调控和致癌基理等方面研究
专访向杨:传统技术与创新思路的激情碰撞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尔本纳-香槟分校分子及整合生理学系的助理教授。
• 主要从事肾上腺素受体等G蛋白偶联受体在心脏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病中的作用,采用单分子及活体细胞成像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研究心力衰竭和阿尔兹海默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探寻其新的治疗靶点

  六月:
林东昕
专访林东昕: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
•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
专访台湾李宗璘博士: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 中央研究院基因组研究中心
• 主要研究方向是天然产物化学,特别是对于天然产物生合成路径的阐释及运用基因工程来发展更具生理效能的药物,除此之外研究组也参与探讨微生物致病性的群体研究。
专访徐洋:iPSC会引发免疫排斥 还要继续研究吗?
• 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之后赴美求学,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 目前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系终身正教授 。

  五月:
专访颜颢:科学与艺术--大美天成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终身正教授
• 结构DNA纳米技术领域著名科学家
• 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
专访惠利健:肝脏再生研究的里程碑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四月:
专访王竞:我们更注重问题而不是技术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生物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荣获美国Searle学者奖(Searle学者奖专门颁发给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 Beckman青年研究奖(该奖获奖者在3年内获得26万美金的研究资助)
专访特聘教授王宾:谈科研成果产业化
• 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特聘教授
• 获得多项专利,其中“共免疫”技术与Inovio公司旗下的VGX公司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

  三月:
杨晓:条件基因敲除技术研究组织稳态维持机制
•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发育和疾病遗传学研究室主任
• 著名基因敲除研究专家
专访陈龙邦教授: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开展miRNA研究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及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
专访:康毅滨研究组解密乳腺癌骨转移
•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副教授及新泽西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 国际癌扩散学会董事会最年轻的董事,也是唯一一位华裔董事
• 2011年维尔切克生物医学创新奖
叶立林博士:新方法突破粘膜疫苗限制
• 埃默里大学博士后
• 师从埃默里大学疫苗研究中心主任
• 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免疫学家Rafi Ahmed博士。
专访刘传聚:在寂寞科研路上领略探索的快感
• 美国纽约大学骨科与细胞s生物学副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Rheumatology Research and Reviews》主编
• 主要从事骨生物学,在EMBO J,Mol Cell Biol,J Biol Chem等杂志发表论著及综述70余篇

  二月:
裴端卿课题组专访:揭秘创新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 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理事长
专访金颖研究组:探究干细胞分化的奥秘
•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室主任

  一月:
贺新义
专访上海交大贺新义:DNA新元素研究新成果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2项,科技部863课题子项目2项,以主要参与人身份参与1项英国皇家协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项目等。

---------------------------------------------------------------------------2010年中国科学人专访--------------------------------------------------------------------

  十二月:
李孟森
专访李孟森:AFP与两条重要通路之间的故事
• 海南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 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 对肝癌特异性标记物AFP进行了长期研究,获得多项成果
罗锐邦
特种兵团负责人罗锐邦解析千人基因组计划
• 深圳华大基因特种兵团负责人
• 广东十大新闻人物
• 基因组研究领域青年研究人员代表
本科就读期间,第一作者发表Nature文章
• 他与其他几位青年研究人员掀起了有关人才培养的讨论
张克勤
专访云南大学张克勤教授: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 云南大学副校长
• 香港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 2006年何梁何利奖获得者
• 线虫生防微生物领域全国学术带头人之一
• 在我国食线虫真菌研究领域做了开拓性工作,报道的种类占全球已知种类的1/3以上,其中包括20多个新物种

  十一月:
专访安医大校长张学军:用最先进的方法赶超国际水平
• 安徽医科大学校长
• 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建立了目前世界上较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
• 收集和储存了近15万份皮肤病样本和资源
• 发现了银屑病、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麻风的易感基因
韩汇泉
韩汇泉 科学新发现给晚期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 Amgen公司癌症与代谢部门科学总监
• 获得癌症恶病质研究新成果
张启发
专访张启发院士研究组:“粒粒”皆辛苦
• 作物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在植物基因组、重要基因的分离克隆、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等领域形成了独自的体系和特色。

  十月:
唐向东
专访唐向东教授:怎样的文章适合投稿Science
Nature等两篇文章发现离子通道的重要作用
Nature Medicine:一种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钾通道
离子通道的双重门卫
Cell:钙离子通道的全局选择性机制
高绍荣
专访NIBS高绍荣: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高绍荣研究组《Stem Cell》发表最新干细胞成果
8月连发4篇干细胞文章 高绍荣走在前沿
周琪,高绍荣两项iPS研究有何不同?
Nature Cell Biology:研究发现可控制皮肤干细胞变成皮肤细胞的蛋白质

  九月:
邓红林
专访邓红林教授: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研方向
邓林红教授继Nature文章后再次解析细胞力学研究
小机械力或对胚胎干细胞产生大影响
决定细胞粘附血管壁力度的机制
邓林红论文当选《科学观察》快速突破论文
李楠欣
专访李楠欣:如何从80后博士中脱颖而出?
研究表明胆固醇水平与老年抑郁症有关
科学研究:人类右脑皮层变薄增加抑郁风险易自杀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抗抑郁药可抑制肿瘤生长
研究显示东方集体文化有助防治抑郁症
程功
专访程功 创新研究填补虫媒疾病医学空白
我国存在多种虫媒病毒疫源地
西尼罗河病毒疫苗研究上取得突破
破译西尼罗河病毒抗体结合位点
单克隆抗体治疗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小鼠

  八月:
钱其军
专访钱其军:华裔研究组获得基因敲除技术重大突破
Science:基因敲除可助小鼠“抗衰老”
首次在斑马鱼中定点敲除基因
青年女科学家杨晓:基因敲除研究新进展
获07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就:基因敲除的新成果汇总
张辰宇
专访南京大学生科院院长张辰宇:勿以善小而不为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最新Cell文章发现神奇蛋白
《Nature》:microRNA介导的血管发生
microRNA治疗潜能大探秘
《Cell》封面 miRNA对基因的转录控制(图)

  七月:
专访裴端卿:缔造iPS中国式美丽传说
日开发出用iPS细胞进行安全治疗的方法
Cell Stem Cell封面:iPS研究新突破
《Nature》公布ES和iPS细胞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
推广iPS细胞应用可减少动物实验
NIBS王晓晨专访:添补空白的细胞凋亡研究
Nature亮点研究:细胞凋亡与朊蛋白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树突状细胞迅速实现细胞凋亡 抑制细菌生长
专访管轶:紧急呼吁 监测新流感变异
新式含片有望助人类远离流感 对男性效果更明显
甲型H1N1流感至少造成18156人死亡
诺奖得主最新Science发表流感研究新成果
梅干含有抑制流感病毒成分

  六月:
专访朱卫国教授 偶然又必然的抗肿瘤新发现
中科院,复旦大学癌症新成果登国际期刊
单反相机新用途:可以用来观察癌细胞
全球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正式进入中国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抗抑郁药可抑制肿瘤生长
贾宗超
专访贾宗超教授:双功能酶新发现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酶的作用是血液循环的开端
日科学家发现“第三种酶”
《Cell》封面 阻断泛素酶抑癌机制(图)
寻找肿瘤蛋白标记物:如何去除酶和文献检索

  五月:
彭汉川
专访彭汉川:让细胞搭上3D的快车
研究发现廉价药物二氯乙酸盐能杀死癌细胞
培养细胞的转染优化
日发现脑神经细胞死亡部分机制
《Nature》公布ES和iPS细胞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
专访王荣福:抓住关键蛋白 直击肿瘤研究前沿
蛋白质组学牛人多篇方法学文章介绍最新技术
没有这蛋白质,胚胎发育受阻
寻找肿瘤蛋白标记物:低丰度蛋白
两蛋白与肿瘤细胞分化有关
方勤
专访方勤:Cell文章中的病毒学突破性发现
研究发现病毒“抱团”侵袭肌体效率高
结构生物学家揭示侵入性蛋白的机制
武汉病毒所承担973重要病毒入侵机制研究项目
法研究发现痢疾杆菌侵入免疫系统的机制

  四月:
骆利群
专访骆利群:利用关键技术探究生命本质
顶级科学家骆利群《Cell》文章
中科大学子骆利群获美Javits奖(图)
中科大骆利群和庄小威当选HHMI 研究员
鲁白
专访鲁白教授:未来神经研究发展的趋势
Nature,Nat Neurosci解析神经脂类研究
英研究显示针灸可引起大脑神经变化
神经细胞也需呵护 科学家发现神经细胞护花者
华东师大学者:赞扬与批评的不同神经反馈

  三月:
鲁友明
鲁友明 科学研究并非条条大路通罗马
鲁友明《Cell》亮点文章 新靶位
中风:大脑的海啸
科学家发现中风后脑细胞死亡的“杀手”
Nature:细胞酶研究将导致更好的心脏病和中风治疗
马继延
马继延 巧妙破解“朊病毒”40年谜题
马继延《Science》朊病毒致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氏症蛋白可能与朊病毒性质相似
朊病毒早期对动物健康有益
朊病毒感染性机理研究
俞君英:iPS的未来在于实际应用
俞君英《Stem Cell》iPS文章
俞君英,下一个华人诺奖得主?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俞君英迈进科学殿堂的起点
浙籍女科学家俞君英两上《科学》杂志
杨崇林 醉心细胞死亡程序 过程追求完美 结果顺其自然
杨崇林《Science》发现细胞凋亡重要机制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厦大韩家淮《Science》解析细胞凋亡坏死开关
Nature:细胞凋亡新进展
  二月:
刘军
破解生命核心语言 专访哈佛刘军教授
哈佛刘军教授揭示HIV耐药机制
NIH计划每年投入500万促生物信息学研究
清华大学主办第七届亚太生物信息学大会
生物信息学之商业化前景

  一月:
徐洋
专访徐洋:BAC助力干细胞研究
《Cell》癌症干细胞的分子特征(图)
港大:如何让干细胞永葆青春
中国专家为多能干细胞研究架起一条“高速铁路”
干细胞制“胶水” 粘合腿骨免截肢
丁胜
领军iPS技术 闯入”干细胞领域的丁胜博士
丁胜博士iPS被评为最佳创新技术
Cell:丁胜博士的iPS“二次革命”
美华裔学者丁胜研究干细胞获重大突破
丁胜博士登2009生命科学年度人物榜
董晨
访董晨:癌症疫苗 曙光乍现
董晨Science后发Immunity文章 解析肿瘤免疫机制
专访正教授董晨 开启免疫功能的新通路
董晨最新Science 发现一类新T细胞
治疗性癌症疫苗迷雾重重
张 翼
专访张翼:打破教科书定论 癌蛋白新机制
Cell,Nature文章解析癌细胞稳定与发展
癌症基因组计划一周年
瘦人易死于肺癌? 专家称纯属谬论
我国专家质疑癌症早期筛查无用说法

---------------------------------------------------------------------------2009年中国科学人专访--------------------------------------------------------------------

 十二月:
李英睿
85后学科负责人 李英睿 勇闯基因组学高峰
中国科学家《Nature biotech》提出泛基因组概念
走近大华大基因研究院熊猫基因组项目负责人 樊伟
华大1周连发2篇Nature文章
华大基因从1%到中国人的个体化基因组研究
走近大熊猫基因组项目负责人 樊伟
《Nature》快评中国大熊猫基因组成果
Nature头条:中国科学家基因组新成果
华大1周连发2篇Nature文章
华大基因接连发表Science,Cell子刊文章
董欣中
专访董欣中:解开瘙痒神经机制的奥秘
科学家发现大脑中感觉发痒部位或可制止痒药
忍痛容易,耐痒难!第一个痒感知基因现身
胳肢自己为何不觉痒 原来是小脑在发挥作用
科学家实验发现:外界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皮肤发痒
徐书华
专访徐书华:中外SNP重要研究成果
复旦女博士最新SNP分析文章登Hepatology
陈荣介绍新型SNP:fitSNPs
高通量的SNP基因分型
454新一代测序技术用于农作物SNP检测
刘晓
专访刘晓:单细胞表达谱 不同维度感受基因的精彩
刘晓《Cell》单细胞功能基因图谱
专访龙甫荟 填补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技术空白
一个细胞也能实现可靠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SOLiD实现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分析 推进干细胞研究

  十一月:
管轶
专访管轶 持续关注甲流“变异” 疫苗还“有效”吗?
甲流变异 离你我有多远?
Nature:H1N1真实感染率究竟有多高?
猪流感溯源 专访管轶深度解析流感疫情
甲流疫苗副作用要如何评估才准确?
龙甫荟
专访龙甫荟 填补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技术空白
刘晓《Cell》单细胞功能基因图谱
一个细胞也能实现可靠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SOLiD实现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分析 推进干细胞研究
剑桥大学发表利用SOLiD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的新方法
张云武
前沿专访:张云武 新基因解码老年痴呆症遗传奥秘
许华曦 张云武发现新基因发
《Neuron》文章 Alzheimer新希望

许华曦张云武连发文章解析老年痴呆症
厦门大学许华曦教授《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奥地利阿尔茨海默氏症疫苗研究取得进展
窦亚丽
专访留美女博士:首次发现p53乙酰化新机制
海外华人张治国《Science》文章:发现新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组蛋白新发现:存在两个组蛋白库
Cell Stem Cell:利用重组蛋白诱导体细胞生成多能干细胞
男女寿命差异受一组蛋白质影响
汪宁
专访汪宁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新视点
Nature子刊 胚胎干细胞独特的控制机制
内蒙古大学发《Nature》文章 干细胞多能性的获得
三博导共发文 解析干细胞
Science:华人完成干细胞研究不可能的任务
  十月:
刘一
再访刘一 连发Nature Cell非易事 解决问题是关键
刘一《Cell》文章 继《Nature》封面文章后又一力作
专访RNAi前沿科学家刘一 《Nature》封面文章作者
刘一《Nature》封面 解析新型RNAi分子
武大青年学子《Science》RNAi新里程碑
叶蔚蓝
专访叶蔚蓝博士:Wnt信号传导的新发现
刺猬蛋白信号通路在结肠癌中的作用被证实
邓兴旺最新文章 GA信号研究进展
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在培养细胞以及爪蟾胚胎中研究Wnt信号转导
癌都有哪些早期信号

  九月:
葛东亮
专访葛东亮 《Nature》发表全基因组分析最具价值成果
《自然》:基因决定丙肝疗法是否有效
中国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遗传流行病防治新途径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惹争议
筛选疾病基因的两大板斧:GWA和LA法
赵可吉
专访NIH赵可吉 3篇Cell 首张组蛋白乙酰化图谱
NIH华裔研究员《Cell》基因沉默机制
专访NIH高级研究员巫凌刚:科研的快乐时光
专访李小玲 从北大学子到NIH首席研究员
组蛋白脱乙酰化抑制剂:未来的抗癌药物

  八月:
傅嫈惠
专访傅嫈惠:第一个睡眠时间基因
《自然—遗传学》:睡眠基因突变增加糖尿病风险
眼中感光细胞可控制睡眠
大脑皮层中发现睡眠激活神经元
《自然》子刊:睡眠作用的新理论
专访正教授董晨 开启免疫功能的新通路
武大85届校友最新Science 发现一类新T细胞
科学家找到影响T细胞生成的关键蛋白
T细胞分为活泼与不活泼两类
PloS ONE:解析T细胞攻击星形细胞之因

  七月:

郝淮湘
专访80后博后郝淮湘 谈发Science文章的关键技巧
80后中国博士《Science》发现全新抑癌基因
Cell:p53抑癌基因负调控机制
Nature:癌症基因组计划重大变革
Nature:癌基因Myc的新角色
陈宙峰
专访陈宙峰:Science,Nature解析痒的奥秘
忍痛容易,耐痒难!第一个痒感知基因现身
美国科学家称揭开“抓痒”能够止痒的奥秘
科学家找到测量痛苦的方法
偏头痛遗传学的新突破
王前奔
专访王前奔博士
PNAS:用小样本快速检测癌症
英国科学家发现杀灭癌细胞新途径
《Nature》封面:癌细胞的显著特征
癌都有哪些早期信号
李治中
专访李治中
最新《Cancer Cell》封面文章
Cancer Cell封面 白血病的关键基因
Nature封面:癌症干细胞致癌潜能知多少?
Neuron封面:解析癌症之痛
程临钊
专访程临钊教授
干细胞首席科学家09连发多篇文章
《Nature》造血干细胞的惊人发现
美公布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规范最终版
iPS研究先锋:如何区分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
  六月:
朱源
专访朱源 直击癌症真相
复旦高材生Cancer Cell文章
复旦最新Science文章 发现新肿瘤抑制子
复旦癌症研究连发两篇文章 发现两种癌症标记物
复旦讲座教授韩珉最新文章
管轶
聚焦“新流感”溯源 专访管轶深度解析流感疫情
管轶最新《Nature》文章 证实新流感确实来自猪
权威专家管轶 解读猪流感
Science专访管轶 为中国鸣冤 猪流感不来自中国
管轶称新流感病毒“非常不稳定”
韩家淮
专访韩家淮—第一个发现细胞坏死“开关”的科学家
厦大韩家淮《Science》解析细胞凋亡坏死开关
SIBS张晓晖Science文章
清华连发Nature Science 领军结构生物学
施一公新实验室首篇Science
刘一
专访RNAi前沿科学家刘一《Nature》封面文章作者

武大学子连发Nature PNAS文章
刘一《Nature》封面 解析新型RNAi分子
Nature:RNAi的新里程碑
RNAi领域顶级科学家背后的故事
赵忱
专访Senior研究员赵忱用idea点亮生命
      干细胞与癌症干细胞的信号转导关系一直都是科学家们热衷研究的课题,近期的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杜克大学的研究性文章,科学家们找出了维持白血病癌细胞自我复制的信号通路。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来自中国的高级研究员赵忱博士。
管轶
生物通 Science专访管轶 聚焦H1N1三大问题

生物通专访权威专家管轶 解读猪流感
Nature:说H1N1温和为时尚早?
中央拨50亿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
全球流感疫情最新数字
李小玲
专访李小玲 从北大学子到NIH首席研究员
      近期的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发表了一篇SIRT1信号的文章(Hepatocyte-Specific Deletion of SIRT1 Alters Fatty Acid Metabolism and Results in Hepatic Steatosis and Inflammation)
  五月:
中国蛋白研究集中营:专访BPRC三位青年科学家

Science专访管轶 为中国鸣冤 猪流感不来自中国
专访李小玲 从北大学子到NIH首席研究员
生物通专访
专访交大吴际教授  敢于挑战经典的女科学家
      生命科学是一门不断前进的学科,要超越前人就需要不断创新,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发现可能改写经典!2009年4月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女科学家,吴际教授改写了经典的生殖与发育理论。
王俊
专访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绘制者:王俊
      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测序仪Illumina Genome Analyzer完成了中国人基因组的测序,测序量达到36倍覆盖率,并且研究人员还比对了NCBI人类相关基因组,短阅读序列达到99.97%覆盖率。
生物通专访
专访北大李刚教授 解析癌症蛋白标志物
      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在对甲胎蛋白(AFP)的生物学功能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AFP能特异性与细胞内凋亡信号物质caspase-3结合,阻断凋亡信号的传递……
专访华人女科学家俞君英

俞君英《Stem Cell》iPS文章
俞君英再发Science解析iPS
俞君英,下一个华人诺奖得主?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俞君英迈进科学殿堂的起点
朱衡
专访Cell文章作者朱衡博士 解密蛋白技术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研究的意义及技术手段,生物通采访了文章的通讯作者:朱恒(Zhu Heng,音译)博士,就一些读者感兴趣的问题请教了他。
  其它:
巫凌刚
专访NIH高级研究员巫凌刚:科研的快乐时光
      探索大脑的奇妙之处少不了要对神经突触信息传递模式进行研究,在这个最高指挥中心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当然少不了神经递质的功劳。承载神经递质的囊泡可以说是大脑的信息兵。
生物通专访
专访Scienc文章作者:探寻远古的奥秘
      来自伦敦大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在田螺山的新石器遗址挖掘并调查了稻穗颖花的出现和密集程度,从而确认了稻米的人工种植是在6900至6600年前达到高峰的……
刘江
专访:新晋百人计划研究员 刘江博士

刘江《Science》发现专一敏感癌症标记物
刘江博士所在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简介
张宏
专访张宏博士:展翅在NIBS的天空
      正值国家“千人计划”开展之际,如何引进人才,让好人才在好的制度体系下有好的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者和管理者都关注的问题。说到体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无疑是各院所中的典范。
蒋如朗
专访华人学者《科学》解开千古谜题
      近期的Science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文章标题:Antagonistic Actions of Msx1 and Osr2 Pattern Mammalian Teeth into a Single Row),这篇原创性文章很新颖,有位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破解了人的牙床只长一排牙齿的秘密。
生物通专访
专访:华人科学家解析流感重要研究成果
      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加州Burnham医学研究中心(Burnham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国CDC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有广泛中和活性的人抗流感病毒中和抗体……
张晓坤
08风云人物癌细胞凋亡成果撼动世界  专访张晓坤教授

厦大张晓坤Cancer Cell发表癌症突破性成果
Nature三文聚焦厦大癌细胞凋亡成果
厦大张晓坤Cancer Research又发抗癌成果文章
厦门大学张晓坤教授学术研究简介
生物通专访
专访:华人学者顶级杂志解析脑癌最关键基因突变
      脑恶性胶质瘤(malignant glioma)被公认为最恶性的脑部肿瘤,也是成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恶性脑瘤,近期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等人发现了这种脑癌的最原始,最关键的基因突变……
生物通专访
专访:留美学者取得干细胞研究重大突破
      想象一幕恐怖的画面:恐怖分子突然进行了袭击,引爆了核弹,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暴露于致死剂量放射性辐射中,这时该怎么办呢?来自美国密西根州海伦第沃斯儿童医院的邓卫文博士等人近期发表了一项成果:利用骨髓干细胞可以提高受致死剂量核辐射的小鼠的存活率。
生物通专访
专访:张业博士介绍癌症新靶位
      生物通报道,哥伦比亚大学放射学研究所,Herbert Irving综合癌症研究中心,临床肿瘤系,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Cancer Research上发表关于TGFBI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文章。
生物通专访
专访:华人女学者《Science》文章解析色彩与认知
      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朱睿博士和她的学生 Ravi Mehta在2月6日公布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色彩与认知关联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研究发现蓝色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康毅滨
专访:华人学者Cancer Cell封面文章解析“一箭双雕”癌症基因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新泽西癌症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以新颖的癌症研究思路为指引,发现了一种既包含在癌症扩散转移过程中,又与临床癌症治疗抗药性有关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作为治疗恶性乳腺癌的新靶标……
生物通专访
生物通独家专访:大鼠iPS进展
      多能诱导干细胞(iPS)连续两年入选《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今年还被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但是一直以来,除了小鼠和人类iPS细胞研究成果以外,其它哺乳动物iPS研究还属于空白,今日刊发的《Cell》杂志上,来自南加州大学USC应其龙教授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这一缺口。
生物通专访
行进着 扩张着 成功着(访Invitrogen全球总裁Gregory T. Lucier)
      今年8月,Mr Lucier造访中国,我们三家生命科学媒体有幸采访了他,同时接受我们的采访的还有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黄宗斌博士以及大中国区总裁何国威。
管轶
生物通专访:管轶教授回应《PNAS》文章事件
      日前,生物通报道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驳香港大学知名科学家管轶和美国研究人员新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论文失实,该文章指出,指称在中国福建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新病毒株,并警告这种病毒株或许已在东南亚禽类间开始新一波疫情,且进一步渗透到欧亚大陆。
生物通专访
专访:六位博导谈学位与论文挂钩问题
      该不该将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直接挂钩?如何把关研究生培养治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处于研究生培养“一线”的导师们。为此,生物通记者带着这些问题特地对六所著名学府的博士生导师进行了采访。
生物通专访
时间就是生命:记美疾控中心专家访华讲座
3月10日,广州自立春之后陡然温度回升的一天,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生物恐怖预防和响应计划组副主任、微生物学专家Dr. Morse出现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会(暨广东省病源微生物监测和应急网络成立大会)会场,就目前流行性疾病(包括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座,成就了一次中美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圆满交流。生物通作为邀请方进行了第一时间的采访报道。
生物通专访
生物通独家专访:陕西超英获组织芯片专利
     国内首张组织芯片今年由陕西超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英生物)研制成功并被授予了国内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1 128783.7)。这一专利的获得不仅确立了超英生物在国内组织芯片领域的龙头地位,而且对于国内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就这一令人欣喜的消息,生物通采访了超英生物的有关负责人步雪女士。

独家精选

生物通快讯订阅
 
Email:

Top 10 热点新闻排行榜

新技术专栏

生物通人才市场火辣招聘
更多...

核心刊物
· 《遗传》
· 《遗传学报》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Genomics》
· 《Cell Research》
· 《Biotech World》
· 《eppendorf BIONEWS 》
· 《安玛西亚色谱园》
· 《安玛西亚äKTA纯化俱乐部》
· 《安玛西亚基因园》
· 《MERCK快讯》
· 《基因快讯》
· 《普洛麦格中文通讯》
· 《QIAGEN News》
· 《Clontechniques》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2000-2023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info@ebiotrade.com
粤ICP备09063491号